簡單三步驟,測試一下足部功能和肌肉強度,做為挑選AFO的參考
垂足導致足部功能與肌力不佳,影響走路及步態 ,是因為行走步態與下肢肌肉協調有很大的關係,大腿、小腿與腳掌背屈、蹠屈之間協調性越好,行走的動作就越容易完成。
我們可以藉由三個測試動作與結果,對應牛津肌肉強度分級(The Oxford Scale),就能知道自己的足部功能與下肢肌力強度如何。
雖然都叫AFO,但功能與步態卻差很多!
每一款AFO的設計,都會為不同垂足情況及康復階段的患者,滿足不同程度的需求。在穿戴不同的AFO行走時,足部運動程度也會因AFO設計而有所不同。藉由認識正常步態與穿戴AFO後步態之間的差異,幫助挑選到更合適的AFO。
垂足、翻腳刀一定要穿踝足輔具嗎?
穿或不穿?哪個才是康復的過程中的最好選擇呢?
病患與家屬所顧慮的依賴問題,可以透過兩種情況來理解:
並非穿了踝足輔具就能取代所有事情,仍需訓練肌力,增強自主活動功能 使用踝足輔具主要是維持正確的足部姿勢,讓行走步態更趨於正常,在不同的垂足程度與康復階段,都可以搭配使用,但並不是穿了輔具就一勞永逸,該練的肌力還是要做復健運動來訓練,若透過訓練能逐漸改善垂足狀況,就可以考慮不用穿戴。
若經評估,垂足是無法恢復的,就建議長期穿戴,以維持日常行動 如果評估垂足是無法恢復的,就建議長期穿戴踝足輔具來解決行走上的問題,藉由輔具提供穩定支撐,提升行走安全,避免跌倒;減少行走耗能,增加行動的自由度。